客家围屋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,如今仍矗立在坑梓的46座客家围堡,就是坑梓当年文化发达、经济繁荣的无字纪念碑。这些建筑中最出名、规模最大的要属秀新社区的新乔世居了。新乔世居是一座城堡式客家围屋,建于清乾隆十八年(1753),是坑梓黄氏三始祖黄昂然所创建,它们是深圳最早的客家围堡之一。

    

    1中原文化的传承

    

    走进“新乔世居”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半圆形月池。以往大家知道世居前半圆形月池,是中原文化的一种传承,而客家人是个重耕读的民系,建筑上继承修月池的传统是毫不奇怪的事情。但记者却了解到它另外的意义。

    当地居民说,灵台建筑象征“山”,灵台附近的月池和护城河象征“水”。有山有水,象征着客家万物繁衍不息的意义。

    沿着小路,记者找到新乔世居的祠堂。据当地居民介绍,之所以将祠堂放在中央是根据“人道尚中”的原理,即为了更好地让地与天的沟通。客家把祠堂一律建在世居的轴心,是继承了中国人对中心或中央的强调。

    祠堂的四周都是四四方方的客家民宅,从外到里,记者仿佛触摸到一些汉族在中原地区已失传或淡化的文明传统。这些民宅看起来主要是以“四扇三间”为基本建筑单位,形成“三堂两横”为核心的家居单元,层次分明,左右对称。客家围中的堂联,凝聚着客家文化的精华,是一种让客家子孙随时都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宣传标语。

    

    2深圳最早的客家围堡

    

    靠近祠堂的民宅门口,几个年过八旬的阿婆们正聊着天。一位阿婆告诉记者,她们都姓黄,目前黄姓人口占坑梓总人口的80%左右。“坑梓黄”在当年是盛极一时。据《黄氏族谱》记载,康熙三十年(1691年),黄居中携妻和3个孩子振清、振南、振宗移居坑梓,在老坑村“立祠开基”。后来三兄弟分家,振清在宗祠附近盖起散屋,形成“祠堂街”。振南一支大部分迁移到了广西武鸣。而振宗于乾隆十八年(1753年)建起了围堡“新乔世居”,其建制为“四堂四横一围一池一望楼六碉楼”。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,黄氏后人又陆续建起一些大屋,这些大屋既有那种传统围堡式大围如“荣田世居”,更有如“乔森世居”、“霭庐”等规模虽小但更具“洋味儿”的围楼。

    “这里经历过好多兵荒马乱,”黄阿婆说,小时候她曾听祖上说,太平天国起义后,太平军曾攻打到坑梓。起义军的头领中,有位姓黄的,是迁移到广西武鸣县的黄氏二子黄振南的后代,当他得知新乔世居是三子黄振宗所盖后,遂下令“这是我们的老祖,不能烧”。新乔世居这才幸免于难。

    

    3老房子融入新”血液”

    

    走在新乔世居里,记者发现大多数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危房都被贴上了封条。在为数不多可居住的房间里,大多住着附近工厂的打工仔,以往富裕人家的围屋如今成了打工一族的住处。

    周先生在这里住了6年了,现在在老屋附近的一家皮厂工作。

    周先生带着记者参观了他的房间,这里是一个大房子隔成的两个房间,屋子里一丝阳光都透不进来,大白天里不开灯就像晚上一样。在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,摆着一张床、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,其他就是些零散的用品了,一切都是那么简单。家里惟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,这也是惟一娱乐的用品。

    “相比附近的农民房来说,这里的环境的确差许多,不过老房子也有它独特的地方,比如房子比较空旷,夏天出去乘凉很方便;在一个大院子里,邻里之间经常串门,空闲时打打牌、聊聊天,大家关系都相处得很融洽。”周先生说,住在老房子,好像回到了以前淳朴的生活方式,人也单纯了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