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一度的软考证书继续教育培训时间。既然是培训,只要有心,多少都是有点收获的。这次的笔记不再像抄录老师话语一般无脑的记录下来,而是写些自己吸收到的知识以及想法。
5月16日
9点出头就到达了培训的目的地(与上次培训的地方一样,也行前两次的老地盘容纳不够,也可能价格谈不拢)。培训缴费的排队依旧老长,以前是2个人收费 ,这两次不知是否基于节约经费,只一个负责人处理。而且出现一些学员不排队现象。都文化人士了,还插队,真是素质。我有时候想:“为什么收费的老师那么墨迹,是不是拖延上课时间,授课老师没到?”,当然这只是猜疑。
我听课的习惯,坐在尽量前的2排。其一,近视看不清;其二,有问题方便与老师互动。结果依旧,老师对我有印象了。课间时间(说真的,如果不是去上课,我都忘了课间休息时间这回事,工作中我们是否也需给自己个休息时间呢?!),我把想到的能与
这老师是华师的主讲软件工程课程。总体来说,老师很坦诚。
问了学校的项目情况,以指标型为主,以得到相关经费。也有个别有功能验收的项目。
问软件工程知识在项目中的运用,说学生们水平达不到,学校中几乎没用着。(这一方面学能原因,但我认为老师方面有很大因素,因为软件工程是项目负责人的事,老师会担当负责人角色)。
课间有学员找老师要应届生资源,老师有并且薪资方面有要求。
我给老师建议,减少理论,加大实际能用上的知识。
老师问我学员总体水平,问来上课的主要是什么对象。
中级水平以上,而且移动互联网这个大众接触得多,大可放心认知问题。
来参与培训的几类人:软考证书继续教育课时、职称指标;企业指标(含得到老师、学员资源);个人兴趣。
老师问了我毕业学校,什么职位,工作了多久。我小装了一下逼。(也许我这天把他问怕了,他课间第二天不敢出来走走。)
我的角度上看,学校有理论,企业有实践。要两者适时融合。
老师一点说得很好:传统互联网基本饱和。学科交叉,行业交叉,组织也要交叉。交汇处发生的反应,产生出新的运用点。
理论、概念性东西,依旧是长遍大论。四大成功因素(终端、网络、平台+应用、定价),精准营销(数据挖掘),性能指标(传输速率、服务质量、网络延时、丢包率),云计算,物联网、IPv6,MPLS新传输技术,短距离无线接入(zigbee,Bluetooth,uwb,红外),射频识别(RFID),各移动操作系统对比,移动定位,人机交互,移动APP,HTML5了解,互联网+(电商、电政、健康、教育),信息安全。
下课后,去附近大商场看到衣服便宜,质量不错,又是有需求,一口气买了六件,300多元。
一流企业做标准,二流企业做品牌,三流企业做产品,要后面就不入流了。。。
5月17日
讲了HTML5基础入门运用,不过这些我之前想了解又没去动手做但又没做的小东西,可以形象点看到,已能说是入门了,做这类项目有头绪了。(课上老师虽说课程时间短,没能深入展示。但我看出来深度不足,基本只能到这程度了。)。还要找网上培训机构的手把手视频教程。
常用交互标签:dataline,summary,detail,menu,command(只有IE),progress,meter,nav,address,article,mark。
表单元素input的type扩展了。
文件操作功能。
音频、视频、摄像头支持。
数据存储:webstorage(sessionstorage(当前窗口有效),localstorage(与cookie相似,但安全性更高,存储量更大));webSQLdatabase(后我找资料不是HTML5标准。用SQLlite数据库)
拖拽功能,几乎各标签都有此功能。dropable,dropzone
绘图、画布功能。
回头想想,与手机app相关的开发知识,一点都没说。一学员问HTML5现在用于哪些地方,答不上,说得模棱两可。
总结而言,老师相对于社会人士,更单纯和简单。
近期评论